首頁  |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
< >
  • 熱點推薦
  • 泉州旅游景點
  • 泉州美食
  • 閩南文化
  • 泉州古跡名勝賢人 (連載十一)
    南宋地理名著《諸番志》的作者趙汝適為宋太宗八世孫,于嘉定十七年(1224年)提舉泉州市舶司,寶慶元年(1225年)兼權知泉州,接著兼知南外宗正司。《諸番志》成書于寶慶元年,是他任職泉州時所寫的一部關于海外地理與文化的專著,記錄了與泉州有貿易關系的58個地區、族群、國家的狀況,東至日本,西至東非索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東岸國。
    641
  • 閩南傳統建筑“出磚入石”的起源與傳說
    閩南建筑在中國建筑學中被譽為“紅磚文化區”,"出磚入石"是閩南建筑一種獨特的砌墻方式,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紅磚和瓦礫的交錯堆疊,構筑墻體,交壘疊砌。磚石雖然質地各不相同,以大塊的灰白花崗石與片狀的朱紅色條磚穿插組合,用它筑墻、起厝、鋪埕,呈現出方正、古樸、拙實之美。多樣不規則的結構,反而整體烘托出渾厚、剛毅的磚石氣勢。用這種方法砌墻不但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因而,被人們廣泛采用,沿襲成風,成為我國民居建筑藝術的一大奇景。
    1711
  • 泉州的特色早點“滿煎糕”
    滿煎糕松軟滑潤,富有彈性,經濟實惠,食用方便,是福建省泉州人們經常食用的漢族特色糕類早點之一,此糕呈錐形,內似蜂窩,食松軟,夾層香甜,是冬春季節的特色早點。
    1210
  • 最憶閩南潤餅菜
    潤餅菜,春卷的一種,發源于泉州,又稱潤餅、嫩餅菜,這是一種比春卷更為古老的食法
    1332
  • “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課題驗收
    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課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福建省非遺博覽苑會議室召開驗收會。本次驗收會邀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戲曲學院、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廈門大學、閩南師范大學等業界專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及漳州、晉江、惠安、永春劇團代表,對課題成果進行驗收,為下一階段《福建掌中木偶戲現狀調查與研究》的出版做準備。
    2448
  • 重新發現中國海洋文明——解碼泉州世遺
    隨著人們對于歷史文化的熱愛,世界遺產名錄中再添一顆“明珠”。7月26日,一則“世界遺產名錄再添中國項目”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7月25日下午,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將“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歷經20年的努力之后,泉州申遺項目終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在宋元時期還被稱為世界聞名的“東方第一大港”,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國的起點。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申遺成功對于泉州來說也并非是終點,接下來,如何保護與傳承才是業界更應該思考的。
    1971
  • 泉州古跡名勝賢人 (連載二)
    為什么巨大的老子雕像會默默地坐在泉州“清源”山腳,與天地渾為一體,好像在等待世人的親近與重視。   傳說:老子化胡之后云游中原各地,最后選擇清源山羽化升天,真道留在中原,藏于泉州。
    1488
  • 非遺傳承之“永春紙織畫”
    永春紙織畫創始于隋末唐初,是用手工編織紙絲而成的朦朧藝術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它除了保持中國畫特具的品格之外,還多了一種“霧里看花”的朦朧之美。
    2207
  • 泉州普度
    普度”一詞由佛教語“普度眾生”演化而來,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亡魂,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在古代社會,人們認為外氏族成員及本氏族成員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會成為祟禍,危及人間,故崇拜鬼魂。
    2005
  • 泉州:留住古巷韻味又煥發新生 “金魚”蘇醒
    作為泉州的一個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項目,去年十月以來,這條沉寂了近三十年的“金魚”,重新被喚醒,并以其華麗的變身,一再聚焦世人的目光。
    2261
  • 醉美茂霞村
    茂霞村位于岵山鎮東南部,入選由國家住建部、文化部和財政部聯合評選的首批中國傳統村落,成為永春縣第一個國家級的古村落。
    1942
  • 南安靈應寺:古建風華 山水靈動
    靈應寺又名靈應巖、紫帽巖,位于南安市東北部洪梅鎮境玳瑁山南麓半山腰,東連鸚鵡嶺、香嶺、凌云寨、氈坪山,西面楊梅山雪峰寺,正面與馬甲雙髻寺對峙,是閩南著名古寺之一。
    2254
上一頁12345678910..13下一頁 共148條 - 共13頁
  • 泉州:留住古巷韻味又煥發新生 “金魚”蘇醒
    作為泉州的一個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項目,去年十月以來,這條沉寂了近三十年的“金魚”,重新被喚醒,并以其華麗的變身,一再聚焦世人的目光。
    2261
  • 醉美茂霞村
    茂霞村位于岵山鎮東南部,入選由國家住建部、文化部和財政部聯合評選的首批中國傳統村落,成為永春縣第一個國家級的古村落。
    1942
  • 南安靈應寺:古建風華 山水靈動
    靈應寺又名靈應巖、紫帽巖,位于南安市東北部洪梅鎮境玳瑁山南麓半山腰,東連鸚鵡嶺、香嶺、凌云寨、氈坪山,西面楊梅山雪峰寺,正面與馬甲雙髻寺對峙,是閩南著名古寺之一。
    2254
  • 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咱厝人的動物園
    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坐落在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新庵村,園區依山傍水,是按國家AAAA級風景區的標準進行建設、經營,集動物野趣觀賞、精彩表演、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主題公園。
    2789
  • 泉州旅游:十八景——東湖公園
    泉州東湖公園是號稱“鯉魚城”之鯉珠所在地,位于泉州城區東北隅,北望清源山, 東眺靈山圣墓,南鄰城郊村舍,西聯商業大街,是原泉州十大勝景之“星湖荷香”的遺址。
    2385
  • 閩南旅游:泉州博物館,再現古港文明
    泉州博物館建成于1985年,館址設在位于泉州市中心的泉州府文廟。建館初期,開設有“府文廟文物陳列展”、“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泉州古代教育館”等。歷史悠久的泉州府文廟古建筑于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283
  • 泉州旅游:閩南小泰山 永春百丈巖
    百丈巖位于永春縣蓬壺鎮境內的白鸛山脈南端,素有“小泰山”之譽。歷代以來,許多游客善信不遠千里到百丈巖,或攬勝吟詠,或向仙媽占香許愿,或占夢祈福,以求事業有成,平安康泰。
    2612
  • 海絲泉州:探秘海底古森林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坐落在素有“峙海金獅”之稱的晉南名鎮——福建省晉江市深滬鎮,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確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44
  • 泉州旅游:戴云山——閩中屋脊 清新田園
    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險峻,氣勢磅礴,有“閩中屋脊”之稱,是福建省境內的第二高峰,與臺灣阿里山遙遙相望。
    2783
  • 德化陶瓷:追溯海絲泉州,續寫海絲文化
    德化縣陶瓷博物館是福建省第一家資料齊全的陶瓷專業館,是德化縣弘揚陶瓷文化、展現精湛的陶瓷工藝和悠久的陶瓷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續寫著“海絲”陶瓷之路。
    2290
  • 泉州旅游:李贄故居 緬懷先哲
    李贄故居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南門萬壽路,是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贄青少年時代居住的地方,后人將其居室改為宗祠。近年加以修葺,室內懸掛李贄畫像,以供瞻仰。
    2323
  • 泉州旅游:煙霞影里,品味西湖之美
    西湖公園是泉州市新十八景的第八景“西湖煙霞”,它是以水上古典園林風格設計和建設的,因風景優美、治理效果良好而榮獲國際、國內多項大獎。
    2689
上一頁123下一頁 共26條 - 共3頁
  • 泉州的特色早點“滿煎糕”
    滿煎糕松軟滑潤,富有彈性,經濟實惠,食用方便,是福建省泉州人們經常食用的漢族特色糕類早點之一,此糕呈錐形,內似蜂窩,食松軟,夾層香甜,是冬春季節的特色早點。
    1210
  • 最憶閩南潤餅菜
    潤餅菜,春卷的一種,發源于泉州,又稱潤餅、嫩餅菜,這是一種比春卷更為古老的食法
    1332
  • 浮橋面線米粉芡里的田園文化味
    浮橋有一道家喻戶曉的古早味美食——面線米粉芡,以前浮橋一帶種了很多甘蔗,甘蔗 豐收時大家都顧不上回家吃飯,就在田邊壘起鍋灶,把各自帶的食材放到同一個大鍋里煮,再就地 取材,砍兩根甘蔗當勺子來攪拌,就這樣成就了這道鮮美的面線米粉芡。
    2949
  • 蚵仔煎
    ? ?蚵仔煎是福建閩南、臺灣地區、廣東潮汕的經典小吃,食材以海蠣、地瓜粉為主,制作簡單,味道咸、鮮。
    3664
  • 土筍凍,看起來可怕吃起來香!
    土筍凍呈灰白色,晶瑩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彈性,和其它調料配食,風味尤佳,是泉州乃至泛閩南地區一帶冬春季節的時令佳肴。
    3379
  • 泉州美食——四果湯
    ?四果湯四果湯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點,由空心?蓮子、?薏米、?銀耳和一種叫“?阿達子”的用淀粉制成、類似果凍的小塊丁組成,屬于閩菜系,味甜爽口,清涼解毒,發源于福建閩南,是當地夏季消暑的重要飲品。
    6112
  • 泉州特色小吃——地瓜渣煎餅(閩南話“粉頭餅”)
    只要地瓜、蝦皮、花生仁和韭菜四樣東西攪一攪,煎一煎,就能做一道地道的泉港美食——粉頭餅。整道小吃的制作不需添加任何調味料,僅靠原材料便可入味,更加天然和健康。
    5301
  • 曾經風靡街頭巷尾的泉州特色小吃——閩生果,下酒最相宜
    閩生果又稱閩式花生米,屬于閩菜冷菜,此菜色澤淡褐,松脆酥香,甜咸帶鮮,肥潤爽口,是福建著名的茶食,下酒最相宜。
    2980
  • 泉州市永春縣特色美食——尿肉尿蛋
    在永春湖洋民間深藏著一道獨特菜式——永春尿肉尿蛋。湖洋人認為,這道代代相傳的食膳,有開胃,去辛苦和去風濕的功效。
    3909
  • 泉州美食——咸飯
    咸飯是閩南人傳統菜。為米飯的一種煮法,種類繁多,有南瓜咸飯、蘿卜咸飯、芥菜咸飯、芋頭咸飯、五花肉丁咸飯等。和炒飯相反,咸飯性涼,夏季火氣大適宜吃。
    2566
  • 泉州街頭特產小吃——菜頭酸
    閩南人所稱的菜頭,即蘿卜,在泉州,菜頭酸是婦孺皆知的小吃。菜頭酸口感酸酸甜甜,清脆可口,清涼敗火。
    2190
  • 閩南家常美味——封肉: 品嘗幸福的味道
    封肉名字來源于一大塊豬腿肉摻和著海蠣干、香菇、蓮子、蝦米等作料,潑上醬油,再用紗巾包裹,加蓋入籠燜燒,上桌才掀蓋,所以叫做“封肉”。
    2728
上一頁123下一頁 共35條 - 共3頁
  • 泉州古跡名勝賢人 (連載十一)
    南宋地理名著《諸番志》的作者趙汝適為宋太宗八世孫,于嘉定十七年(1224年)提舉泉州市舶司,寶慶元年(1225年)兼權知泉州,接著兼知南外宗正司。《諸番志》成書于寶慶元年,是他任職泉州時所寫的一部關于海外地理與文化的專著,記錄了與泉州有貿易關系的58個地區、族群、國家的狀況,東至日本,西至東非索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東岸國。
    641
  • 閩南傳統建筑“出磚入石”的起源與傳說
    閩南建筑在中國建筑學中被譽為“紅磚文化區”,"出磚入石"是閩南建筑一種獨特的砌墻方式,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紅磚和瓦礫的交錯堆疊,構筑墻體,交壘疊砌。磚石雖然質地各不相同,以大塊的灰白花崗石與片狀的朱紅色條磚穿插組合,用它筑墻、起厝、鋪埕,呈現出方正、古樸、拙實之美。多樣不規則的結構,反而整體烘托出渾厚、剛毅的磚石氣勢。用這種方法砌墻不但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因而,被人們廣泛采用,沿襲成風,成為我國民居建筑藝術的一大奇景。
    1711
  • “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課題驗收
    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課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福建省非遺博覽苑會議室召開驗收會。本次驗收會邀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戲曲學院、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廈門大學、閩南師范大學等業界專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及漳州、晉江、惠安、永春劇團代表,對課題成果進行驗收,為下一階段《福建掌中木偶戲現狀調查與研究》的出版做準備。
    2448
  • 重新發現中國海洋文明——解碼泉州世遺
    隨著人們對于歷史文化的熱愛,世界遺產名錄中再添一顆“明珠”。7月26日,一則“世界遺產名錄再添中國項目”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7月25日下午,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將“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歷經20年的努力之后,泉州申遺項目終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在宋元時期還被稱為世界聞名的“東方第一大港”,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國的起點。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申遺成功對于泉州來說也并非是終點,接下來,如何保護與傳承才是業界更應該思考的。
    1971
  • 泉州古跡名勝賢人 (連載二)
    為什么巨大的老子雕像會默默地坐在泉州“清源”山腳,與天地渾為一體,好像在等待世人的親近與重視。   傳說:老子化胡之后云游中原各地,最后選擇清源山羽化升天,真道留在中原,藏于泉州。
    1488
  • 非遺傳承之“永春紙織畫”
    永春紙織畫創始于隋末唐初,是用手工編織紙絲而成的朦朧藝術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它除了保持中國畫特具的品格之外,還多了一種“霧里看花”的朦朧之美。
    2207
  • 泉州普度
    普度”一詞由佛教語“普度眾生”演化而來,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亡魂,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在古代社會,人們認為外氏族成員及本氏族成員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會成為祟禍,危及人間,故崇拜鬼魂。
    2005
  • 新時代少見的閩南老物 漸行漸遠的“葭苴”
    說起“葭苴”,老一輩閩南人再熟悉不過了。“以前沒有大袋子,大家就用葭苴來裝東西。”
    3424
  • 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 列入國家文物局規劃
    ? ? ? ?近日,國家文物局印發了《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推進古泉州(刺桐)史跡保護與申遺工作被寫入規劃。
    3091
  • 鮮為人知的閩臺古代風名
    又是一年臺風季,如今的臺風命名,有花、有草、有山、有神話人物,有趣而易記。其實,古人以前就曾為風命名。
    3993
  • 閩南文化傳統民俗大聚會—保生大帝巡安文化節
    蜈蚣閣、彩婆隊、高蹺陣、同安車鼓弄、泉州王宮拍胸舞……滄江三都瑞青宮保生大帝圣駕巡安文化節盛大舉辦,50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臺亮相,兩岸上萬名信眾齊聚一堂,共敘鄉情。
    3844
  • 閩南語是怎樣在廈門逐漸走向消失的?—談閩南文化里閩南語的傳承保護
    我們有沒經歷過這種情況,當我們在廈門用閩南語向別人說話時,別人毫不猶豫的用普通話來回答,然后我們只好用普通話繼續進行交談。這其實是一種軟暴力,讓你不得不放棄自己原本的第一語言,轉而使用別人熟悉的語言。當然,如果別人剛來閩南,不熟悉當地語言,這情有可原。
    5538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共87條 - 共8頁
旅游百寶箱
點擊排行
景區門票
  • 泉州:留住古巷韻味又煥發新生 “金魚”蘇醒
    泉州:留住古巷韻味又煥發新生 “金魚

    作為泉州的一個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項目,去年十月以來,這條沉寂了近三十年的“金魚”,重新被喚醒,并以其華麗的變身,一再聚焦世人的目光。

  • 德化怡庭岱仙酒店
    德化怡庭岱仙酒店

    ? 德化怡庭岱仙酒店位于泉州市德化縣岱仙瀑布風景區內,酒店臨山傍水、風光秀麗,四周空氣自然清新,負氧離子含量豐富,是您療養、休閑、觀光、度假的絕佳去處。

  • 惠安海峽酒店
    惠安海峽酒店

    ? ? 惠安海峽酒店位于崇武鎮惠崇路繁華路段,建筑面積15800多平方,是一家為賓客提供食、住、購綜合服務涉外旅游商務酒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泉州
  • 泉州的特色早點“滿煎糕”
    泉州的特色早點“滿煎糕”

    滿煎糕松軟滑潤,富有彈性,經濟實惠,食用方便,是福建省泉州人們經常食用的漢族特色糕類早點之一,此糕呈錐形,內似蜂窩,食松軟,夾層香甜,是冬春季節的特色早點。

  • 最憶閩南潤餅菜
    最憶閩南潤餅菜

    潤餅菜,春卷的一種,發源于泉州,又稱潤餅、嫩餅菜,這是一種比春卷更為古老的食法

  • 蚵仔煎
    蚵仔煎

    ? ?蚵仔煎是福建閩南、臺灣地區、廣東潮汕的經典小吃,食材以海蠣、地瓜粉為主,制作簡單,味道咸、鮮。

  • 閩南建筑風采
    閩南建筑風采

    官式大厝 源起于唐五代時期,俗稱“皇宮起”的官式大厝是閩南最為典型的類型,在僑鄉隨處可見,繼承中國古典建筑精髓,汲取閩南地域文化中的獨特養分,從而在建筑機構、建筑裝飾、雕刻題材形成獨特風格。

旅游專題
  • 泉州:留住古巷韻味又煥發

    作為泉州的一個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項目,去年十月以來,這條沉寂了近三十年的“金魚”,重新被喚醒,并以其華麗的變身,一再聚焦世人的目光。

    泉州:留住古巷韻味又煥發新生 “金魚”蘇醒
  • 德化怡庭岱仙酒店

    ? 德化怡庭岱仙酒店位于泉州市德化縣岱仙瀑布風景區內,酒店臨山傍水、風光秀麗,四周空氣自然清新,負氧離子含量豐富,是您療養、休閑、觀光、度假的絕佳去處。

    德化怡庭岱仙酒店
  • 惠安海峽酒店

    ? ? 惠安海峽酒店位于崇武鎮惠崇路繁華路段,建筑面積15800多平方,是一家為賓客提供食、住、購綜合服務涉外旅游商務酒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惠安海峽酒店
  • 永春美湖酒店

    永春美湖酒店是一家集食、宿、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涉外三星級旅游酒店。酒店裝飾古樸典雅、氣度非凡,現為永春唯一一家全智能化管理酒店。酒店坐落于永春縣城最繁華的黃金地段,交通十分便捷,

    永春美湖酒店
  • 南安金明大酒店

    南安金明大酒店
每日旅游攻略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游晉江,感受傳統文化
    游晉江,感受傳統文化
    晉江,擁有明教遺跡摩尼草庵、鐘靈毓秀的靈源山和傳統氤氳的五店市,皆是游覽佳所,可觀閩南與南洋建筑特色,更可感受特色文化韻味。
  • 橫跨九百載風雨,重放新顏—安平橋重修后小游
    橫跨九百載風雨,重放新顏—安平橋重修后小游
    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是古代漢族橋梁建筑的杰作,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屬于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 廈門可以這么玩 迷失鼓浪嶼之鼓新路
    廈門可以這么玩 迷失鼓浪嶼之鼓新路
  • 西雙版納望天樹一日游推薦
    西雙版納望天樹一日游推薦
  • 暢游茂霞古村落:紅磚古厝隱于野 古砌古寨登高望
    暢游茂霞古村落:紅磚古厝隱于野 古砌古寨登高望
    永春茂霞村內,古厝、古寨、古樹、古街、古民風,匯聚一地,傳承千年。
  • 千年古寺 祈福納祥
    千年古寺 祈福納祥
    靈應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始建于五代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它坐落在南安市洪梅鎮山峰拔峭的玳瑁山南麓,是國家級“3A”風景旅游區、省級森林公園和省文物保護單位。
  • 漫步晉江金井,尋找山海懷抱中的美麗
    漫步晉江金井,尋找山海懷抱中的美麗
    金井鎮位于閩東南晉江沿海突出部,距金門島僅5.6海里 ,有著獨特的旅游文化資源。
  • 永春牛姆林,探幽美麗山城
    永春牛姆林,探幽美麗山城
    牛姆林,又稱姆林山,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是在閩南地區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體。
  • 小岞:最具惠女風情的濱海小鎮
    小岞:最具惠女風情的濱海小鎮
    小岞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濱海特色明顯,譽名中外的惠東女以傳統的服飾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的游客。
  • 仙公山,祈福圣地
    仙公山,祈福圣地
    仙公山以“靈、奇、秀、險”為特色,素有“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之美譽,擁有眾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跡和歷史傳說,是集宗教朝圣、游覽觀光、休閑娛樂、修學度假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 泉州德化九仙山美景美食一日游
    泉州德化九仙山美景美食一日游
    九仙山素有“中土蓬萊第一山”的美稱,是一座集觀光、朝圣、避暑、療養、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山上的濕度、風速、霧天均居全國第二位,故有佛光、云海、霧凇等氣象奇觀。
  • 紫帽凌霄——紫帽山之行
    紫帽凌霄——紫帽山之行
    紫帽山上花木茂盛,清幽恬靜,自古有“紫帽凌霄”之譽,為泉州十景之一。自唐以來,即是著名的旅游風景勝地。
  • 永春生態游,邂逅一場春暖花開
    永春生態游,邂逅一場春暖花開
    到永春游東溪大峽谷、云河谷,漫步北溪文苑,登臨絕頂,極目遠眺,無限美景收眼底;曲徑通幽,流水潺潺,源流盡頭引人游。
  • 深山藏古寺,安溪清水巖
    深山藏古寺,安溪清水巖
    清水巖原名張巖,始建于北宋,在明代重建過,供奉清水祖師。當地人都說很靈驗,因此信客不絕,游人更是不絕,有種深山藏古寺的韻味。
  • 文藝小鎮—永寧古衛城
    文藝小鎮—永寧古衛城
    永寧鎮,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泉州市石獅市。永寧鎮是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衛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歷來為閩東南地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永寧古稱“水沃”,唐時稱“高亭”,宋時稱“涼恩亭”。
  • 大學生周末游武當山攻略
    大學生周末游武當山攻略
  • 品三鮮之旅 賞婁東美景
    品三鮮之旅 賞婁東美景
  • 相約張家港 共浴桃花海
    相約張家港 共浴桃花海
  • 洗肺“森”呼吸 泛舟青天河里賞桃花
    洗肺“森”呼吸 泛舟青天河里賞桃花
  • 清新桃梨 花樣建寧 我在這里遇見春天
    清新桃梨 花樣建寧 我在這里遇見春天
  • 密約春天,深藏在安溪里的世外桃源
    密約春天,深藏在安溪里的世外桃源
    龍門是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安溪縣重點建設的兩大新城之一,也是首批福建省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和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鎮。
  • 福建金井塘東村:帶您開始一段閩南原鄉生態游
    福建金井塘東村:帶您開始一段閩南原鄉生態游
    地處晉江南端圍頭角西坡的塘東村,保留有一幢幢排列有序的大屋頂、高屋脊,門路有精美磚石雕刻的明清時期的紅磚古厝外,還有大量民國時期的番仔樓,以及解放初期時修建的石構民居。
  •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在泉州重拾海絲風情(四)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在泉州重拾海絲風情(四)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重拾海絲風情到古韻文都。一處古韻一幕風情,恰在歷史邊沿,或在遺跡之上,第四天:清源山-九日山。
  •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在泉州重拾海絲風情(三)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在泉州重拾海絲風情(三)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重拾海絲風情到古韻文都。一處古韻一幕風情,恰在歷史邊沿,或在遺跡之上。第三天: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洛陽橋-西街-開元寺。
  •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在泉州重拾海絲風情(二)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在泉州重拾海絲風情(二)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重拾海絲風情到古韻文都。一處古韻一幕風情,恰在歷史邊沿,或在遺跡之上。第二天:蟳埔漁村-府文廟-崇福寺-少林寺。
  •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在泉州重拾海絲風情(一)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在泉州重拾海絲風情(一)
    留戀一座城邂逅一幕歷史,重拾海絲風情到古韻文都。第一天:泉州鐘樓-元妙觀-承天寺-銅佛寺-百源川池-清凈寺-關帝廟-天后宮。
  • 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泉州人自己的“動物王國”
    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泉州人自己的“動物王國”
    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坐落在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新庵村,園區依山傍水,占地約500畝,是按國家AAAA級風景區的標準進行建設、經營,集動物野趣觀賞、精彩表演、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主題公園。
  • 【一日游】|海絲的起航之地:泉州
    【一日游】|海絲的起航之地:泉州
    參觀寺廟古跡,不但可以體會不同文化的信仰差異,了解泉州歷史發展的過程,亦能體驗各種藝術文化的博大精深!
  • 海絲旅游:清境桃源體驗泉州首條玻璃棧道
    海絲旅游:清境桃源體驗泉州首條玻璃棧道
    清境桃源位于福建泉州南安市豐州鎮環山水吼村,景區以生態、健康、旅游、養生度假為主線擬打造成四大基地,雖然比不上名山勝景,但別有一番天然去雕飾的味道。
  • 惠風拂嶼,孤島逢春,聽聽海浪的聲音
    惠風拂嶼,孤島逢春,聽聽海浪的聲音
    惠嶼島是泉州市唯一的孤島行政村,這里山林茂密,沙灘干凈,海水碧藍,一切都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海島氣息,有人稱它是“泉州的鼓浪嶼”。
  • 尋訪散落在時光里的小村落
    尋訪散落在時光里的小村落
    住青旅床位,嘗當地小吃,品古城建筑的歷史,從古城區開始沿著最美海岸線,領略泉州的多元文化。
  • 從古城區到海邊,追尋游走的時光
    從古城區到海邊,追尋游走的時光
    住青旅床位,嘗當地小吃,品古城建筑的歷史,從古城區開始沿著最美海岸線,領略泉州的多元文化。
  • 暴走老城區,領略泉州多元文化
    暴走老城區,領略泉州多元文化
    住青旅床位,嘗當地小吃,品古城建筑的歷史,沿著最美海岸線,暴走老城區,領略泉州的多元文化。
  • 邂逅蔚藍海岸線的古城
    邂逅蔚藍海岸線的古城
    崇武古城是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于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被譽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
  • 泉州鄉村游:中國永春拳第一村——大羽村
    泉州鄉村游:中國永春拳第一村——大羽村
    大羽村是名聞四海的永春白鶴拳的故鄉,武術文化底蘊深厚,保留了眾多的閩南古民居院落,周邊的田園風光環境維護完好,呈現一派鄉村之景。
  • 海絲泉州:暢游石獅,從姑嫂塔到黃金海岸
    海絲泉州:暢游石獅,從姑嫂塔到黃金海岸
    石獅市是聞名遐邇的閩南僑鄉和與港臺有密切親緣關系的地區。
  • 泉州旅游:邂逅華僑古大厝 領略異域風情
    泉州旅游:邂逅華僑古大厝 領略異域風情
    楊家大樓采用中西結合的建筑風格,圖紙設計、主要建材都來自西洋,經過古老山村的孵化,演繹出來的卻是中西合璧的新穎建筑物。
  • 泉州旅游:走訪李光地故居,見證一代名臣
    泉州旅游:走訪李光地故居,見證一代名臣
    李光地故居位于安溪縣湖頭鎮湖二村。始建于康熙37年(公元1698年),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的府第,建筑面積3120平方米。1986年僑親李氏昆仲出資修復。
  • 聚龍小鎮,品味別致的生活意境
    聚龍小鎮,品味別致的生活意境
    聚龍小鎮位于福建省惠安縣西部聚龍山麓。面積約20000畝,由福建省聚龍養生發展有限公司建設。以“森林”、“湖泊”、“運動”、“人文”為主題,是集居住、養生、運動、休閑、文教、商務、酒店、醫療于一體的超大型綜合園區。
  • 探秘深藏玄機的蔡氏古民居
    探秘深藏玄機的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翹,雕梁畫棟,門前墻磚浮雕,立體感強,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被譽為“閩南建筑的大觀園”。
合作伙伴
友情鏈接
特別推薦
首頁
數據庫
品牌資訊
海絲泉州
專題頻道
 二維碼
华人策略菠菜论坛策略-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泉州品牌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