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5月12日,中新財經梳理了2022年GDP十強縣,分別是昆山、江陰、張家港、晉江、常熟、慈溪、宜興、神木、長沙縣和義烏。
2022年,江蘇昆山依然位居GDP十強縣第一。數據顯示,昆山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0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8%,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作為縣域經濟的天花板,昆山連續18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首位。數據顯示,昆山分別于2014年、2019年跨越3000億元、4000億元新臺階,從3000億元到4000億元用時5年,而從4000億元到5000億元僅用了3年。
昆山之后,江陰連續多年穩居次席。同處蘇南的江陰2022年GDP高達4754.18億元,同比增長2.3%,GDP總量距離榜首的昆山只差200多億元。江陰的民營經濟十分發達。數據顯示,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70%以上的稅收和GDP、80%以上的工業經濟總量和固定資產投資、90%以上的就業人數和企業數量。在2022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江陰有14家民營企業入選,約占全省的15%。
江陰之后,其他城市距離GDP4000億大關都有不小的距離。張家港和晉江處于3000億梯隊,分列三、四位。其中,晉江的GDP是首次突破3000億大關,達3207.43億元,同比增長4.0%。從1994年起,晉江連續29年領跑福建縣域經濟,鞋服產業是其重要法寶,當地涌現了安踏、361°、特步等一系列知名運動品牌,晉江也有“中國鞋都”之稱。在服裝產業方面,晉江有七匹狼、柒牌、勁霸、九牧王等知名品牌,以及恒安這樣的生活用紙龍頭企業。
跟2021年GDP十強縣榜單對比,2022年GDP十強縣榜單的一個變化就是,神木排位升至第八。神木2022全年GDP達到2231.47億元,占榆林市總量的34.1%,占陜西省總量的6.8%,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4.0%。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第一財經》發布的中國GDP千億縣名單中,福建有6個千億縣,這6個千億縣中,民營經濟大市泉州就有4個,除了晉江外,包括南安(1646.05億元)、惠安(1222.51億元)、石獅(1159.68億元),另外2個在省會福州。泉州是福建著名僑鄉,也是福建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泉州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是縣域經濟非常發達,縣域經濟形成非常完整的產業鏈,下轄的幾個縣域都有突出的主打產業。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