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23年07月23日   星期天

“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課題驗收

2022-05-05 15:51:42 來源:晉江新聞網

      近日,“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課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福建省非遺博覽苑會議室召開驗收會。本次驗收會邀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戲曲學院、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廈門大學、閩南師范大學等業界專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及漳州、晉江、惠安、永春劇團代表,對課題成果進行驗收,為下一階段《福建掌中木偶戲現狀調查與研究》的出版做準備。

      會上,省藝術館非遺保護部主任、副研究館員譚雪剛介紹福建木偶戲保護與傳承概況及課題推進情況;晉江市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劇協主席、副研究館員陳詩章匯報《福建掌中木偶戲現狀調查與研究》編撰工作推進情況;與會專家、非遺傳承人對課題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會議由省藝術館(省非遺中心)副館長、副主任何微主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莊莉,福建省藝術館(省非遺中心)館長、主任陳秀梅,省藝術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王評章,廈門大學偶戲研究中心主任、電影學院副教授王曉紅、副教授佘瑩瑩,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朝華,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副會長、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主任洪世鍵,木偶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莊陳華、顏灑容、李勝奕,以及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會議,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陳世雄、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暉等專家和漳州市布袋木偶傳承保護中心、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惠安縣掌中木偶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永春蓬壺美山木偶劇團代表線上參加。

      2012年12月5日,“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成為全球十項優秀實踐名冊之一,填補了我國在此領域的空白。為進一步推進“計劃”的深入實施,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在掌中木偶戲方面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號召力的晉江市戲劇家協會,共同開展“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課題研究項目,并迅速組建了專門的課題組。

      自2020年12月立項以來,課題組歷時半年多,走訪了泉州晉江市、洛江區、泉港區、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漳州市薌城區、龍海區、漳浦縣,廈門市翔安區等地,對省內專業、民間木偶劇團開展田野調查,還對香港和臺灣地區進行了電話調研,搜集整理出100多個較活躍劇團,通過木偶戲傳承人、老藝人的口述進行記錄整理,對劇團的整體發展、演出情況、傳承譜系、代表人物、代表劇目、木偶教學等方面進行系統性梳理,對即將失傳的傳統劇目進行搶救性記錄保護,共整理出39個有代表性的傳統劇目,并進行了音頻、視頻的錄制及劇本整理。經過課題組艱苦的努力,幾易其稿,不斷添加和補充材料,基本完成了該課題的研究工作。

      據了解,該課題成果既涵蓋理論研究文章,又包括傳承實踐的經驗總結,還收錄了具有立檔意義的傳統劇目劇本,以及為此所開展的田野調查成果。課題組結合專家建議,綜合考慮院團技藝水平和代表性,較全面呈現福建掌中木偶戲現狀的同時,遴選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劇團、劇目,以供讀者觀摩參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莊莉表示,開展“福建掌中木偶戲現狀調查與研究”課題研究進一步貫徹落實了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回顧“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實施的豐碩成果,總結寶貴經驗、反思不足之處;另一方面也是繼續加強該項目的課題研究,為福建木偶戲今后的保護傳承工作提供決策參考。課題成果將有利于增強福建木偶戲的生命力,助力福建木偶戲的保護、傳承、傳播。

合作伙伴
友情鏈接
特別推薦
首頁
數據庫
品牌資訊
海絲泉州
專題頻道
 二維碼
华人策略菠菜论坛策略-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泉州品牌发展中心